找到相关内容411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智度論》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

    [2] 一般称为慈悲。慈、悲、喜、舍,原本于《阿含经》中只是慈心而已,如《杂阿含》卷二九云:  有比丘,修不净观断贪欲,修慈心断嗔恚,修无常想断我慢,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。(大正二、二0九下~二一0上...如以因中说果-能成佛道而言,亦能说有无缘慈,但这应只局限于证无生法忍的八地以上菩萨而言)  四、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  慈悲,它是用一再重覆的语句、意象、情感来引发对个人及对他人的慈爱和友善。修习的...

    釋海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645475.html
  • 生态女性主义与人间佛教的环境关怀

    个人心性弱点的修行方法,慈悲是对治嗔恚心多之人,因为嗔恚心较强者,心中易充满愤怒、不满,修慈悲可以柔和其心,正对治了其性格的缺点,因而可以避免嗔恚所带来之无明过失。但如果是悲悯心本来就很强的人,修慈悲观则可能会加重他爱恋执著的心,因此慈悲并不是绝对的修行法门。   慈悲除了是修行的方法外,小乘佛教中也赋予慈悲某种咒力性格:   住慈定者,刀、毒、水、火皆不能害,必无灾横而致命终。[24]...

    林朝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40.html
  • 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

    流行的禅法是五门禅。 鸠摩罗什所译《坐禅三昧经》说:淫欲多的人应修不净观,嗔恚多的人应修慈心(即慈悲),愚痴多的人应修因缘,思觉多的人应修念息观(数息),烦恼罪恶多的人应修念佛。此为五...属诸因缘……从四大起"(注6),认识身心空幻无实,诸法无我。 三、慈悲 慈悲,又称慈心、慈愍观,是以退治嗔恚为目的的禅法。《坐禅三昧经》卷上说,对于初习此禅者,应教他"慈及亲爱",即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746960.html
  • 与正念共处

    感受,如何在当下用正念观照,有二种方法。  第一个是对治法:有三种,第一是修慈悲:愿我能安详、平静;愿所有众生能安详、平静、快乐。第二是受持戒律:持戒清净,有助于控制情绪与粗重的烦恼。第三可用佛随念...不能误用「慢慢走」这个动作。例如煮东西,如果慢慢、慢慢地走,结果东西都煮焦了,这就叫误用。如果我们独自一个人或独自工作时,你可以慢慢地走,修正念。当我们跟别人在一起时,就要修慈悲,心里要产生慈悲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762643.html
  • 人与自然观点:动物伦理之论述(下)

    扩大。   (六)如何增益扩大自通之法   佛法提供两种方式,一是透过特殊的禅修方法(慈悲)来锻炼心性;透过强大的心力,来转变并矫治自己那种“只顾念与自己相关的人事,对他人则冷漠以待”的心理。在...   慈悲牵涉到禅法的修学,虽然很有帮助,但各位未必马上就能起修。然而最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件事,就是以缘起论来超越意识形态,以免“感同身受”的能力,都被意识形态封闭到迟钝了。今天是三二七——总统大选后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1880227.html
  • 慧远念佛思想特色探究

    悟解微言大义开始。这里突出了平常的禅定修持和以智慧悟解佛法大义的重要性,体现了慧远禅智(或曰定慧)双修的思想特色。慧远又叙述了《修行方便禅经》所阐发的“五停心观”中的四种禅观,即不净观、慈悲、界分别...必须同等看待他人和自我,物我双忘,此之谓“慈悲”;在禅定时修习“慈悲”,可以令修习者产生慈悲心,平息目真恨之心。   由此想到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是由“六大”[13]同一气化和合而成,实际上皆幻化...

    姜元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993223.html
  • 人从爱欲生忧怖

    学上有五净行的对治办法,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,多嗔众生慈悲,愚痴众生因缘,散乱众生数息,我慢众生界分别。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定动智拔,唯有成就定慧,照见五蕴皆空,才能究竟度一切苦厄。五蕴既空,附属于色蕴之一的五尘境界,那有不空之理?通达心理、物理、生理现象皆是缘起性空,则于诸欲境染情,无碍无著,不但离欲去爱,且化凡情染欲为无尽的慈悲;菩萨道的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愿行,便是从此而展开。   六祖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戒淫|爱欲|情爱|恐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81641621.html
  • 学佛必须忍辱

    心的思想基础上,是用因缘慈悲作为做人处世的基本观点。一切事物,一切人际关系都是因缘关系,因果贯通三世,人人生活在因果网络中。只是因为我们凡夫没有开悟,所以不知道。杭州黄城庙有一付对联就是运用佛教...再说慈悲。佛教提倡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”一切众生过去生中都曾是我们的父母亲属,所以,我们不能恼怒他们。佛陀在过去生中修慈悲,就不愿恼怒任何一个众生。他有一生做常不轻菩萨,就不轻慢任何一个众生,...

    释昌臻

    |忍辱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75103628.html
  • 禅与禅宗略说

    宝典之后,即自修也教人修数息及怎样控制心的方法,并因修习禅定而起诸神通,得智慧解脱。由此使人对之仰慕信崇。安般守意与阴持入经,也就成为当时修禅的根本方法。这种方法后人称之为“安般禅”。此后更有:五门禅、念佛禅、实相禅等禅修方法。五门禅,是指佛陀密译的五门禅法要略,近于五停心。五停心是:对治多贪的不净观,多嗔的慈悲,多痴的因缘,散乱的数息,多慢的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界分析无我。五门禅法序说:“...

    菩提

    |禅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224521569.html
  • 1月10日(农历11月22日)恭逢八思巴大师纪念日

    八思巴大师像   复次道者。谓彼少欲知足。具种性者。身心远离种种群杂。住近事戒等。应当勤闻。若广闻已。思所闻义。思已应修。谓当修止观。多贪修不净观。多嗔修慈悲。多痴修分别缘生观。多我修分别界观。多散乱修数息。止观成已。修胜解故。如法了解内外身。名身念住。如法了解苦乐舍等。名受念住。如法了解六识心法。名心念住。如法了解想行无为。名法念住。修此四法。是智资粮。道集资粮已。修加行道。暖位之中...

    喜饶嘉措

    |纪念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0908297454.html